油价下跌染料行业受益-油价跌对化工股影响
1.纺织行业为什么这么萧条?(纺织行业还有发展吗)
2.中石化的行业和区域分析
3.油价上涨对MDI的主要原料苯胺的价格有多大影响?
4.央行加息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纺织行业为什么这么萧条?(纺织行业还有发展吗)
这些年来,纺织业面临不少的问题,外有东南亚纺织业崛起的冲击,尤其是越南和孟加拉纺织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阴影,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下的双重压力,原材料成本攀高,人工费上涨等问题困扰。
但总的来说,从整体上来看其本质还是集中在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问题上,毕竟在改革开放数十年以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优势占去市场生存空间的粗放型发展,我国纺织业已然达到了发展的瓶颈,竞争同质化现象严重,产品附加值低下,利润被压榨等等,内力和外力因素下,都逼迫着纺织业脱胎换骨。
这些年,确实有不少纺织企业倒闭、破产,即便是中国500强民营纺织企业都有倒闭的,更是传出一周之内,山东两家500强纺织企业破产倒闭的消息,但个别现象并不能代表纺织业整体,毕竟决定一家企业的生产,除开市场、政策外,还在于企业自身因素,譬如企业管理理念缺失,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盲目扩张等等问题,不能以篇概全。
-
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资难、招工难、恶性竞争、市场紊乱、企业负担重、盈利水平低下等问题屡见不鲜,纺织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市场洗牌加速,产能过剩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下,阵痛明显。
1.
环保政策常态化,行业洗牌加速
自2017年环保政策全面爆发,2018年各类环保政策法规密集落地,2019年环保高压持续,各类环保政策规则相继实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查全面启动,环保常态化成为必然趋势。
2019年1月1日,我国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同日,号称为“史上最严”,在治理防治污染方面做出了诸多“令人乍舌”的严格规定的《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也开始施行。
环保政策持续发力,刚迈入2019年,汕头183家沿江印染企业已全部关闭停产,印染市场冲击较大,印染成本材料价格应声上涨,譬如分散黑ECT300%价格紧急上调42元/kg,涨幅2000元/吨,其他常规品种染料也随之上涨。
需要指出的是,环保政策压力下,“散乱污”企业的淘汰显著,净化了市场行业,助力行业有序的发展,促进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纺织行业的脱胎换骨,但阵痛不可避免。
2.
国际原油市场动荡,PTA水涨船高
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中东局势,风云变化,美国撤军,巴以冲突等问题,以及欧佩克组织,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几大原油出口国协议减产歧义不断等问题上,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但近期反弹明显,2019年1月1日后,国际油价更是迎来七连涨,PTA行情也是水涨船高,现其内盘市场报价上涨至6420-6500元/吨左右,成交商谈则走高至6270-6350元/吨附近。
虽然原油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决定PTA行情,但两者存在一定的联动性。
3.
中美贸易摩擦休战,未来趋势不明
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宣布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但不排除美方仍会加征新的关税的可能性,毕竟特朗普政府完全有可能重演他们已经一再表现的“弃约精神”。
其次则是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下造成的纺织原材料的供应问题。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出口国,同时也是中国进口棉花最多的国家。
一直以来,我国棉花市场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需要进口一定数量的棉花满足需求缺口。2017年1-12月我国共进口棉花115.3万吨,其中美棉进口量就有50.63万吨,为进口总量的44%。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2017年我国棉花总供给量1245.4万吨,总需求量711.5万吨,棉花进口量115.3万吨,而美棉进口数量仅占我国需求量的7.1%,占总供给量的4.1%。
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度累计签约进口了150万包美国棉花,这依然表明美国在中国棉花进口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过,中美贸易战阴影已然存在,对于一些严重依赖进口棉花的纺织企业来说,防患于未然,选择多方渠道供应也成为必然趋势。
4.
东南亚纺织行业崛起,产业转移
近些年,东南亚其中尤以越南和孟加拉纺织服装业风头最劲,得益于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薪资水平仅为我国一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越南纺织出口企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客商的青睐,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订单转向东南亚。
凭借着国内成熟的纺织技术,依托东南亚劳动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特惠关税待遇,譬如孟加拉的纺织品销往日本、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市场可享受零关税待遇,其中还包括中国在内。正是如此,在产能过剩和国内环保政策的压力,部分纺织企业纷纷转战东南亚一带。
但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当地工人文化低、纪律散、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技术培训成本高,工资薪资涨幅过快,政府营商环境不佳,行业开放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不少,且对纺织企业来说,东南亚转移成本也是不小的负担,同样的还有东南亚局势安全问题。
有的朋友认为,纺织市场整体不景气,市场严重萎缩,除开成本的上涨外,还在于订单的大幅下降,赚不到钱了,本该是旺季却成了淡季,停工,放假成了常态。
不少人都说纺织业已进入了凛冬时期,但我认为并不是行业进入了凛冬,而是纺织行业加速洗牌,开始了新的一轮淘汰赛,我们正面临着一场关于生的考试。
纺织业,我个人认为是从来没有凛冬的,纺织业绝对的万年常青行业,毕竟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四样,如果连这四样不再吃香,那我就无法想象社会将会是怎样的颓废光景了。
而且从国家统计数据中心得到的数据来看纺织业整体发展稳定,其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从未动摇,截止2018年12月份,我国纺织业2018年1~11月份营业收入27363.8亿元,同比增长1.9%,利润总额1164.1亿元,同比增长4.9%。而据海关数据,2018年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32.56亿美元,同比增长7.26%。
其实,无论是环保政策,还是行业内外的严峻形势,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突破点,也就是纺织产能过剩下的行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上。
不单单纺织业存在这个问题,国内实体制造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从宏观数据来分析: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7.2%、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的情况下,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却同比下降1.1%。这是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终端衣服卖不出去,就造成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了。供大于求,库存越多,行情越萧条。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它对纺织行业的反应就非常准确。我们通过制造业数据其实就可以看到我们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从国际情势来看,中美贸易战的确造成了不少的影响。据《环球奢侈品报告》报道,早在2009年,就已经有60%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进行代工生产。有的在中国生产成品,有的在中国完成大部分工序,运至品牌国完成最后工序。像百纯羊绒这样的代工厂,在东莞、深圳、杭州、温州、青岛等地还有很多。纺织行业代加工减少,也是一个原因。
从政策来看,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停产淘汰接连不断。近日,应急管理部近期开展了第二轮全国化工企业明查暗访。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伴随着环保整治和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纺织产业经历了一场“腾笼换鸟”的产业转型。江浙地区大量喷水织机被淘汰,仅秀洲和吴江两个地区,2017年便淘汰喷水织机总数超过73000余台,而在2018年及2019年,每年还将淘汰超过30000台织机。
在2012年,纺织产业也面临过行情转冷需求萎缩的困境,不过最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慢慢迎来了复苏和繁盛,而这一次的纺织寒冬,纺织人需要坚持多久呢?
关注纺织青鸟,了解更多关于纺织行业的资讯~谢谢。
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旺季很短,一晃而过,纱线生产商库存加大,采购商采购热情也不大。也不知道6月怎么样了。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1、行情的特殊情况。今年旺季很短,这是最大的原因。纯棉纱、纯涤纱最近一个月都是下降的趋势。
2、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消极预期。特朗普被人调侃为“特不靠谱”,从他上任以来就展开对中国的围剿,6月情况未明,长期的预期也加剧了旺季后的黯淡。
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打起气来,勇敢迎接挑战。
来源于:中国纱线网《一周要闻》
我学的纺织印染轻化工程专业。在印染厂做质检工作三年,目前在做梭织衬衫QA跟单。个人觉得目前纺织行业属于轻工业,纤维制造,面料开发,染整工艺,成衣工艺都发展的很成熟了,进入了行业发展的夕阳阶段。国家层面来讲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来搞科研开发,另一方面,纺织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纤维织造,面料染整,印花,成衣水洗,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染料废水含重金属超标,与国家环保要求不符,达不到要求就要停产整顿。还有限排控制。近年来人工成本逐步走高,很多企业出现用工荒。行业开始向越南缅甸,非洲等发展滞后的国家转移。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取缔小的生产企业,催生大型的纺织生产企业。
我是搞纺纱的。这个行业发展不是到了夕阳而是永远朝阳。就普遍性而言它的生存根本在原料电,和棉花及各类纤维,运力,但在些都被国企所空有定价权,而作为劳动密集性企业工资高,而量大税高,导致在国际市场上变冰出口为进口,而下游纺织,布厂,制衣厂,印染厂,大多为民企,环保及各种投入远远大与利润,所以目前难易生存。如果从电力,燃料,出口退税等方面加大措施,一部企业还可以活着。
一、大家都说今年纺织生意不太好,其实这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情况所造成的。从18年开始特朗普挥动关税的大棒,打乱全世界的贸易平衡,今年全世界贸易战是导致订单下滑的重要原因。
每年市场的需求量都是相对平均的,一旦发生很大幅度的变化,有可能就是再透支以后的市场,对于美国来说,这种情况他们可以利用前期所采购的量来消化自己的库存而对于我们来说订单就减少很多了。
二、近期PTA一波上涨,催生下游老板补货狂潮,但其实从18年9月份到现在PTA大趋势是不断下跌的。
这次的下跌级别至少是月线的级别,也有季向级别的导向。
说到抄底,近期下游市场补了很多货,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前段时间堆积的刚需,和18年的涨幅还是有区别的,现在国内的需求还是在的,所以长期性的一个看涨还是要谨慎些。波动率越高,风险越大。
首先我觉得纺织行业入门要求较底,稍有一点资金即可办个小作坊,看看江浙的纺织小作坊遍地都是,而小作坊只能二十四小时运转以底价格竞争市场,基本没有产品开发能力,只能盲目跟风,这就导制整个市场产品基本都一样,造成供大于求,而有能力的大公司每年花重金开发新品种也只能是给他人做嫁衣,,这样开发热情就会降温,年复一年恶性循环,要改变本人觉得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厂要正常用工,良性竞争,才能好转。顺便说一句再多的订单也架不住咱中国人24小时连轴加班的。
纺织行业是否萧条,还没发准确的说。
有部分原因是过年的时间问题,去年1月27日就过年了,今年则是2月15日,前后差了19天。去年这个时候工人早已过完年回来正常上班了,今天还会有很多人没回来,或则回来了还在各个工厂之间观望。工人没回来工厂的生产就受影响,纺织行业的生产环节很多,有一个环节不能正常后续都会收到影响。
还有面料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一月份前后往往都是女装类面料生产的旺季,上市时间往往四五月份。时间很紧迫,往年一月份过年,订单来不及做,年后会有部分剩余。剩余做完有一些销量好的翻单又接着过来,所以显得很忙。而今年过年时间较晚,年前已经消化绝大部分,年后正常生产已经三月份了离上市时间较近,没法及时完成交期,订单量相对较少。
也来试试回答。其实,现在的世界慢慢地在走向物联网,信息的快速反应,生产效率的提升,让产品的备货量减少,市场的多元化也让决策推延。行业的订单系统在发生着改变,如果一旦技术可行,成本够低,个人定制将是未来服装的终极。所以订单量肯定是越来越少,是一种趋势。快时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开始被很多国家认识到,人类需要在贪婪消费和失去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萧条未必是坏事,优胜劣汰的时候,坦然接受,如果在纺织行业里,你没有足够优秀!
没有的事只是东西越来越好
中石化的行业和区域分析
石化产业在我国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基础原材料行业,经济总量大,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中国石化行业同时面临周期性调整、自身结构性矛盾及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矛盾深化加剧,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找新增长点需求的典型代表。为此,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明确针对石化产业的振兴提出了六点纲要性要求。 石化振兴规划将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或解决该产业链中的部分突出矛盾,并帮助催生、改造或做强一批行业龙头性企业,为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发展提供动力及示范样本。此次石化产业振兴的方向,是由速度、规模增长模式向效能、质量增长模式转变,而转变发生的核心在于投资杠杆的使用。“资金—技术”将成为一组最重要的可相互转化的变量。具体而言,在产业链上游,技术能力成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的大型企业必然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进行更多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占据产业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下游,具有产品研发和工艺研究优势,在石化产业的全球细分市场上具有竞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将有可能首先走出困境,并可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植下通过对外技术收购或自主研发形成技术优势,加强竞争力。而在整个产业链范围内,政府投资都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环节上有前提性要求,在此方面先行一步或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有更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只有那些具备较好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或意识,拥有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传统,更具全球性战略眼光并强调市场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堪当石化行业龙头,并成为该行业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全球性危机之下的石化行业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与化工行业,上游的资源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等;中游的大宗产品领域包括氮肥、甲醇、磷肥、氯碱、纯碱等;下游的精细化发展产品领域包括农药、染料、日化、工程塑料、、煤炭精细化、精细磷化工、钾锂、有机氟和有机硅等。整体产业链较长,子行业众多。即使不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石化行业的周期性衰退也可能发生石化行业的整体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历史数据显示,石化行业经济周期一般为7~8 年,价格高峰期一般持续2年左右。1978年以来,以产品价格、盈利空间以及装置开工率等指标进行考量,景气周期共出现过4次。 2002年之后,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全球石化行业进入明显上升周期。2004年到2007年,石化行业周期的价格高峰已经维持了约4年之久,远高于之前石化行业价格高峰期在18到24个月的水平。 由于2004年到2007年全球石化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高于钢铁等其它基础行业,全球的投资快速向石化行业集中,导致全球石化产能迅速扩张。下游有效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明显低于石化产能的扩张趋势。以作为近60%石化产品的基本原材料的乙烯为例,2008年初披露的部分产能计划显示, 2008-2011年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2750万吨,相当于2007年全球产能的22%以上。这样的供给能力增长远远超出预期的需求增长。全球石化行业将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开始进入明显的周期性衰退。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实体经济,使得全球石化行业受到很大冲击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并直接打击实体经济,石化行业的下游产业需求大幅萎缩,从而大大加剧了全球石化行业所遭受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石化行业的大多数子行业都面临装置开工率降低,产品库存量上升的困境。石化产品价格也大幅下挫。在2008年第四季度,石化产品价格跌幅高于油价的下跌幅度。如苯价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下跌到其主要原材料的石脑油价格以下。在2008年11月,石脑油甚至比原油价格每桶低25美元。全球石化行业产品价格大幅滑坡。中国石化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金融危机影响和自身结构性矛盾凸现的三重压力中国石化产业作为全球石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感受到由于供需关系变化引发的周期性衰退,以及金融危机打击实体经济带来的下游需求快速下滑所引发的压力。除了上述压力之外,中国石化行业还经受着由于之前粗放式增长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压力。在景气周期中,中国大量的新进入资金涌入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两高一资)的低门槛石化产业环节,造成了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严重的产能过剩。当面临全球性危机冲击时,这些产业链环节更为脆弱。例如,由于煤化工项目的大量上马等因素使得2008年甲醇产量较2007年大幅提升40%以上,但由于市场需求不畅,行业开工率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准。 由于上述的多重压力,中国石化产业在2008年第四季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危机征兆:需求下降导致企业普遍积压了大量存货,例如,尿素库存235万吨,同比增160%;磷酸二铵存货125 万吨,同比增加231%;磷酸一铵存货96万吨,同比增加119.3%;复合肥存货201万吨,同比增加68.5%。
油价上涨对MDI的主要原料苯胺的价格有多大影响?
近几年苯胺市场资源充裕,需求不旺,基本处于供大于求状态。1995年市场最高价曾达13000元/t,以后一路下滑,到1998年曾降至4900 ̄5300元/t(净水),是近年来少见的低价位,只相当于1990年初的价格水平。由于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市场逐步好转,化工市场也有所回升。另外随着亚洲经济的复苏和全球经济的增长,我国进出口也大幅增加。因此从去年开始,化工市场有所好转,苯胺需求略有增加,价格回升。今年以来,苯胺销势尚好,价格也处于较高价位,目前市场价为7200 ̄7500元/t。预计下半年苯胺市场将以稳为主,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主要原因是:(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一、我国苯胺产量逐年增加,可基本满足国内需要(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现有生产厂家20多家,年生产能力20多万t。主要生产厂家有吉化公司染料厂,辽宁庆阳化工公司、苏州9395厂、南京化工厂、兰化公司、南化公司、重庆长风化工厂、青岛胶南化肥厂、河南开普化工有限公司。烟台合成革厂等。1999年产量14. 27万t,比1998年增加21.4%。预计今年产量在14万t左右,社会需求量约14万t ,产需基本平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各相关行业对苯胺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供不应求,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各地新增了一批苯胺生产装置,能力大幅增加。新建装置大多采用硝基苯加氢的生产方法,每生产1t苯胺要消耗氢气600多m3, 不少厂家因缺氢不能满负荷生产。另外部分装置陈旧老化,影响了生产能力的发挥。即便如此,近几年苯胺产量逐年增加,而且增长幅度较大。
由于苯胺销价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生产积极性提高,预计今年产量还会有一定的增加。今年1 ̄3月份已生产2.96万t,同比增加12%。 我国苯胺生产能力较大,若需求大量增加,可靠增产来解决。
二、下半年苯胺需求不会有大的增加
近年来,我国苯胺消费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反映在染料工业上。多时消耗苯胺40%以上,少时则占20%以下,因此染料生产直接影响苯胺市场。苯胺消费构成情况大致是:染料、有机颜料约占苯胺总消费量的17% ̄40%,橡胶助剂、农药、医药、聚氨酯占50%~60%,其他占10% ̄20%。
染料工业是消费苯胺的大户,主要用于酸性染料、碱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直接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色酚AS等70多个品种。近几年染料市场一直供大于求,出口有限,还有不少进口。另外为保护环境,国家下令关闭了小染料厂,小印染厂等,染料产量没有大的增加。橡胶助剂也是苯胺另一大用户,主要用于促进剂队促进剂队防老剂甲,防老剂丁等10来个品种的生产。近年来轮胎、三带一管、胶鞋等橡胶制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下降,一些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橡胶助剂销势平平,产量也没有多少增加。其他耗用苯胺的产品,如对苯二酚、二苯胺、环己胺、二甲基苯胺、1,3,5-吡唑酮、农药、有机颜料等也大多供大于求,由于上述情况,苯胺目前在染料方面销势不旺。
由于国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内市场逐步好转。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产销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产品价格上涨。染料产量1 ̄5月份同比增加18.9%,橡胶助剂产量同比增加22.1%,也等于增加了苯胺的用量。另外苯胺是聚氨醋塑料的原料MDI、TDI的原料,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较快,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但是MDI,TDI产不足需,要靠进口来解决。为满足国内需要,近期建成了一批MDI、TDI生产装置,将会增加苯胺的消费量,但是这些装置不少都配套有苯胺生产装置,苯胺产量也会增加。目前我国市场还没有根本好转,苯胺下游产品销势还不旺,下半年需求虽有增加,但估计数量不会太大。
三、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将引起苯胺价格的波动
去年以来苯胺价格上涨,并不完全是需求大量增加所致,而与国际市场油价上涨有很大的关系。去年下半年,国际市场原油大幅涨价,苯胺的主要原料纯苯价格也随之上扬,带动苯胺价格攀升。今年上半年,国际市场油价起落变化频繁,频创新高,最高曾达39.5美元/桶。由于沙特又决定增产原油,近日油价又开始回落,但将会维持在25美元/桶以上的价位。我国原油价格已和国际市场基本接轨,将会随国际市场变化而变化。因此后期苯胺价格会相对稳定,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四、苯胺进口减少,对国内市场影响的力度减弱
较长一段时间,我国苯胺产不足需,要靠进口来弥补,有的年份也有少量出口,总的来说是进口大于出口,近年来随着我国苯胺产量不断增加,进口量呈下降的趋势。近年苯胺进口量见表1。这期间也有部分出口,多时1000多t,少时几百吨,因此对国内市场已无大的影响,预计今年进口还会减少。
综上所述,下半年苯胺市场将以稳为主,价格也不会有大的波动。
表1 近年我国苯胺进口情况 万t
年份 进口量
1992年 2.35
1993年 1.32
1994年 1.19
1995年 1.16
1996年 0.65
1997年 0.55
1998年 0.48
1999年 0.65
央行加息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加息对9行业影响解读:电力行业利润恐受冲击
有色
相关企业或“不敏感”
在国信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郑东看来,加息对该行业中的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加息)更多是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虽然有色金属整个板块企业负债率相对较高,加息将直接增加企业财务费用。但对于‘25个基点’的幅度,企业一般不会太敏感,对成本影响并不大。”他说。
不过,郑东分析,这会让企业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发生变化,整个经济环境不会再是很宽松的状态,虽然对公司业绩和经营影响不大,但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还是存在的。
持续的加息将影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这将导致金属的需求可能出现一定幅度放缓,并进一步影响金属价格合理回归。但有色金属行业周期性回落更多的落脚点是在产业链上游,即原材料环节。
煤炭
对短期效益影响不大
郑东认为,加息对煤炭行业短期效益影响也不大。大部分煤炭企业产能已达极限,未来需要投入新的矿井,加息将增加其未来开采新矿的成本。加息将对房地产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将首先对炼焦煤未来的价格走势带来不确定因素。除非加息使得电力需求出现明显的回落,在电力供求偏紧,及新增机组大幅投产之下,动力煤预计会得到滞后的缓解,仍然相对看好。
机械
战略新兴产业迎利好
中信建投机械行业分析师冯福章表示,加息对于股市来说是个利空,但对战略新兴产业是利好。
“这次加息应该主要是为了收缩流动性和淘汰落后产能,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相关上市公司还是存在操作机会的。”冯福章说,有色、煤炭、机械等股市的周期性会失去,另外,可能会导致风格转换为小盘股。
对于企业本身来说,机械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在30%~40%左右,财务费用占净利润比例都很低,基本在2%~5%左右,小幅度加息对工程机械行业需求影响有限,对于工程车辆按揭贷款影响也很小。
石化
或抑制油价涨势
国信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严蓓娜认为,加息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经营来说影响不大,虽然中石化的负债高一点,会增加一些利息支出,但是,公司融资更多是通过债券。
加息的直接反应是借款成本的增加。若利率增加1%,按行业50%资产负债率算,利息支出占权益的份额增加1%。就目前盈利能力而言,影响微小。
严蓓娜分析,加息表明国家认为通胀比较厉害了,估计会减少货币发放,这可能对市场的油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整体上,贷款利率上调对化工行业是负面影响。有机品、合成材料、无机品等上游原材料子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染料、塑料、橡胶制品业等中下游消费类制品业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直接影响很微弱,但是对微利的企业则有可能使其亏损。”
汽车
经销商称影响可忽略不计
“央行加息对汽车企业和经销商的运营影响肯定是有的,但影响幅度可以忽略不计。”昨日(10月19日),上海汽车销售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徐宪成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介绍,此次加息幅度比较温和,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的压力并不大。由于前三季度市场表现良好,部分企业开始积极扩大产能,如新建工厂、引进新产品等。而部分企业的资金投入也是来自于银行贷款,加息则意味着企业需要向银行支付更高的利息。但有统计显示,汽车企业利息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非常微小,不会对企业的负债产生过多影响。
徐宪成认为:“一般来说,一家4S店的运营资金流是2000万到3000万元之间,乘以贷款准利率上调幅度,影响其实非常小。”
他说,影响经销商收入的主要是厂家对经销商的政策,包括返利幅度,畅销车的调拨等。
上海通孚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建忠也对记者表示,加息对成本或多或少会有所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多数经销商短期的反应都非常平淡,但是加息是一个“蝴蝶效应”,长期来讲应该存在其他变数。
上海景和真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巍也表示,加息对企业影响不大,市场原因主导着经销商的利润,只要销售市场保持较快发展,经销商可以合理控制成本。
央行加息是否会造成部分经销商资金断裂形成倒逼潮?有业内人士表示出担忧,因为此前有相关案例——2007年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和通胀压力,央行曾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2008年下半年的危机中,全国已经涌现了一批倒闭出局的经销商,当时广州、武汉、上海等地不少4S店投资人撒手撤资。
徐宪成认为,央行此次加息不会造成经销商倒闭潮,2008年的经销商倒闭潮与经济危机有关,现在汽车市场保持良好的增长,经销商保持一定利润空间。
电力
利润恐受冲击
分析人士称,电力行业属资本密集型,银行贷款占资产比重较大,部分公司负债率偏高,经测算主要上市电力公司利息支出占利润总额比例平均超过10%,华电能源、通宝能源、国电电力、漳泽电力、内蒙华电和国投电力占比超过15%,在升息预期下,电力公司业绩将受到一定影响。以长期贷款利率上升27个基点测算,主要公司年平均利润总额下降1.88%,上述几家公司下降幅度相对较高,但总体上影响幅度不大。从另一角度分析,升息预期无疑将对电力投资产生相当的限制效果,尤其是部分不具备行业地位和资金优势的电力投资主体的投资项目,在预期收益水平降低的情况下,贷款银行将对此类项目更为关注。
证券
部分业务存萎缩隐忧
直接来看,加息将提升券商的融资成本。间接来看,尽管升息将促使企业寻求更多的直接融资、从而增加券商的承销业务量,但升息将增加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这将直接导致券商的经纪、自营等业务将不断萎缩。
医药
对负债较少企业影响甚微
分析人士称,对于医药企业,加息影响主要体现在利息费用方面。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55.24%。若步入加息周期,企业的财务负担将有所加重,但总体上对医药行业的冲击小于其他资本密集型企业。一些中药类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较低,如东阿阿胶、同仁堂、片仔癀、金陵药业等只有少量短期负债的企业影响甚微。
航空
将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师李磊认为,加息是一个常规性的手段,对于航空公司来说并没有直接大的影响,“由于这次的加息只有25个基点,可以说是毛毛雨。”
不过总的来说,加息影响最大的企业一般都是有息负债余额相对较高,同时又是净利润绝对值较低、处于微利状态的企业,一旦加息,它们很可能就落入亏损的队伍;相反,有息负债余额低,甚至无有息负债的企业,加息的负面作用就微乎其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